小孩幾歲自己睡覺?分房睡最佳時機看這篇,專家分享訓練8方法
隨著孩子越長越大、要從嬰兒床畢業的那一刻,基於小孩的心智發育、個性培養及兩性不同的考量,爸爸媽媽開始意識到孩子需要擁有自己的獨立睡眠空間,卻不曉得小孩幾歲自己睡才恰當,更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,讓小孩不排斥與爸媽分房睡嗎?答案就在本篇文章中!
目錄 |
小孩幾歲自己睡一間房?
小孩幾歲自己睡才最適合呢?3歲以後的孩子開始進入探索自我意識與自我認知的重要階段,從遊戲閱讀、存放玩具或是需要一個安全抒發情緒的祕密基地,孩子對私人空間需求會慢慢增加,多數家長會讓孩子開始上幼兒園,也就是3至4歲後,慢慢培養孩子習慣分房自己睡。若是在嬰兒時期,便是自己睡一張嬰兒床的孩子,通常獨立性會比較高,在這個時候為他準備一間專屬的兒童房,直接將嬰兒床換成兒童床也會比較順利!
▸▸推薦閱讀:小坪數兒童房規劃?兒童床推薦5大挑選重點,創造理想睡眠環境
然而,「小孩幾歲自己睡」這個問題,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,建議父母依照孩子的個性與成長速度,採漸進式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分房睡。以下就告訴你訓練孩子自己睡的8大方法!
8大方法訓練小孩自己睡,有愛又有效!
根據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醫師的建議,我們整理出以下6種方法:
-
先分床再分房,且分房時不關門
當家長在思考小孩幾歲自己睡才合適時,不妨先讓孩子習慣分床睡後,再讓孩子換到獨立的睡眠空間。初期分房睡時,因孩子可能會感到害怕、沒有安全感,此時可以先將孩子與父母的房門打開,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即時找到父母。不過同時也要與孩子建立默契與界線,讓孩子知道自己不能無理取鬧的回去找爸爸媽媽睡
-
建立或轉換孩子的睡眠儀式
孩子排斥分房有一部份原因來自「變化」的恐懼,分房前先建立親子間的睡眠儀式,例如透過睡前抱抱、睡前親吻、睡前故事等,除了讓孩子慢慢知道「做了這件事後就要睡覺了」,分房後固定模式能給予孩子「不變」的安全感,仍可感受到爸媽的陪伴
-
幫助建立孩子對睡眠的心理準備與信任感
讓孩子實際分房睡覺前,可以先從卡通節目或兒童繪本中的故事引導孩子「自己睡覺」的觀念,也能帶孩子參觀其他孩子的房間,讓孩子了解「有自己的房間」是必要且正常的,並讓孩子知道自己隨時都能找到父母
-
給予關心與鼓勵
孩子賴皮時要有耐心,父母須保持彈性靈活的應對方式,漸進式地讓孩子習慣獨自睡覺,同時也能適時給予獎勵,讓孩子知道「自己做得很好」
-
幫助建立孩子對環境的信任感與自我信心
小朋友的想像力豐富,會因為怕黑、想像未知的恐懼而不敢自己睡。因此「小孩幾歲自己睡」是許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時會面臨的挑戰之一。正確做法為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,比如一起晚上散步、講解黑夜的概念,讓孩子知道環境是安全的,也可以藉助喜歡的玩偶玩具作為「護身符」給予安全感,告訴孩子他可以做得到,建立自我信心
-
告訴孩子睡眠的重要性
藉由會引起孩子興趣之誘因,讓孩子了解獨自睡覺可以得到的好處。如自己睡可以更快睡著,因此可以更快長高,或是自己睡代表是個小大人了,能做更多好玩的事情或穿更帥、更漂亮的衣服等
我們更另外提供2大方法加碼給正在苦惱的爸爸媽媽!
-
舒適且實用的床組
小孩幾歲自己睡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孩子感到舒適和安心。當孩子的睡眠環境足夠舒適,不僅能夠更快入睡,且睡得更好,因而能大大減少獨自睡眠的訓練困難;同時挑選符合孩子需求的兒童床組設計,比如有充足的玩具繪本收納櫃、既能跟爸媽親密互動又不失隱私的床舖空間等,也能讓孩子更喜歡這個專屬自己的小天地
-
與孩子共同佈置睡眠環境建立認同感
對於孩子而言,建立專屬房間的認同感至關重要。若知道能自己控制睡眠環境,且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,能增加孩子對於獨立睡眠的安全感。像是藉由LEVANA美式嬰童傢俱Switch魔術高架床的空間設計,就能讓爸爸媽媽一起與寶貝打造一個專屬於孩子的遊戲空間,玩累了就上床睡個好眠!
一套舒適有趣的床組,讓小孩捨不得離開!
小孩幾歲自己睡的問題,其實可以透過打造一個既舒適又有趣的睡眠空間來解決。如果,床不只是床,還可以當作最棒的遊戲空間,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絕對不是難事!甚至還會不想離開他的個人空間呢!
LEVANA的Switch魔術高架床的舒適性與實用性能讓孩子使用到成年,拖拉式的收納櫃設計與桌櫃組、雙櫃組這兩種使用方式,更是無限放大了收納空間!
快加入【LEVANA LINE官方帳號】向我們了解更多吧!
▸▸推薦閱讀:
兒童床尺寸大公開:高度、尺寸挑選4關鍵,兒童床這樣挑絕不NG!
兒童床推薦特輯:新型態高架床特點、優勢一覽,讓寶貝夜夜好眠